百种单打技法之艾弗森–永远无解的进攻套路(第三部分)

按住下面二维码可以扫码关注我们的篮球教程微信公众号:


今后主要教学都在抖音以及微信公众号发布,请按住下面的链接复制到你的微信点击关注(浏览器打开会显示验证,只能在微信中粘贴打开链接)


按住复制公众号链接


SHOTNBA篮球教程抖音主页


SHOTNBA篮球教程B站主页


近期公众号热门文章:

哈登的后撤步技术教程

欧文式33要点投篮教程

麦蒂投篮技术要点教程

。。到这里,这个假动作的各个细节都讲完了,下面,再来总结一下这个假动作。首先来看图:

。。还是这张图,从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,在这一个瞬间,这一个动作的出现,这个动作的所有细节,可以说,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会上当的向左路突破的假动作。这个动作,我们不知道最初的发明人是否是AI,因为他确实说他的动作很多是他创造了,而在AI进入NBA之前,我也确实没见过NBA出现这种动作。但是,这个动作确实让篮球的技术变得更有魅力,对于喜爱过人的朋友,可以说更是如鱼得水,不只是你可以找一个别人很难练成的动作,更是因为,这是一个100%完美的假动作。正如我们前文中曾经提到的,在篮球场上,进攻永远是主动的,没有能真正防守住的进攻,只有你的进攻不够犀利。

。。综述,来看看所有要领都是什么:

1 歪头
2 晃头
3 迈步时身体倾斜
4 震动假动作
5 直臂的左臂
6 右肩的降低
7 右臂的摆臂
8 右肩的躲肩
9 左手的停球
10 直接降低的上身重心
11 上半身保持竖直
12 最短时间最大的幅度迈步
13 左腿向前
14 右小腿平行地面的最低高度
15 右脚横贴于地面

。。至此,所有要点写完了,不知各位看后是否和我一样感慨,让我们爆句粗口:AI真他妈的是个天才,我们想你。

。。下面,我们再来看看之后的第二部分,上篮。

。。如图所示:

。。由于我们之前讲解过拉杆上篮的技法,所以,大致的细节我们在那篇文章都讲过了,这里我们就不需要说的太详细。

。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,即使是很普通的一个球,只是在一瞬间,AI就做出了3个动作,而且全部是在起跳后完成的,其中两个是假动作。AI可以说把单打技术上升到了一个境界,他的每个球甚至每个动作都不那么简单,可以说,都是千锤百炼的,在我们日后的百种单打技巧中,还会有很多艾弗森的进攻套路的。

。。这个球,我们看这个示意图就会很明白了。首先,AI竖直起跳,并且起跳力度不大,所以,我们所有朋友都适合练习。先是竖直向上举球,做向上出手的假动作,然后,把球拿下来,到左肩附近,再做了一个左手低手出手假动作,然后,再换回右边,做出一个右臂的直臂低手上篮出手。

。。这个球,在空中的动作幅度较小,所以,可以跳的低,但是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该有的一样没少。我们曾说过,再好的防守球员,在空中顶多能改变一次盖帽动作就不错了。所以,AI毕竟是实战经验丰富的球员,他一共做出两个假动作以迷惑身后和身旁的防守人,导致对方不敢轻易下手,最后从容的出手进球。

。。这个球,练得多了,就形成模式化,最终,在起跳以后,就好像是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。但是,你懂得了每个动作的目的做出来的动作,和形而上学的模仿做出来的动作,最终会是完全不同的感觉。这里也可以灵活运用,如果体力足够,弹跳够好,在这个时候,左右两个假动作可以幅度更大一些,迷惑的效果更好。而AI这个出手也自有它的好处,就是出手快,让对方瞬间迷惑,无法盖帽。伸手就是犯规。

。。最后的出手我们需要注意,这是一个典型的右手硬手出手手型,形成了一个僵硬的类似“手刀”的样子。这也是个关键,我们前面就讲过,硬手适合打篮下,AI自然精于此道。我们可以看一下最后这个出手,AI画圆圈之后,由下而上的伸直右臂,然后,篮球顺势沿着手掌到手指尖的抬起,借助惯性轻松出手,整个手掌在外形上看几乎没有拨动过(但实际上手腕在这里还有个暗劲,各位练习的时候自己能体会到)。出手即快速,又稳定,给前面所做的突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。

。。如果你对双腿的同时移动不是很理解的话,那么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视频来看得更清楚,在视频开头,安东尼原地做了好多次这个动作,双腿的同时移动也很明显:

。。分析完了这个套路的细节,最后我们再来总的总结。

。。首先,是技术的应用,上面,我们提到过,任何技术,即使是无解的绝招,你也不能总用或者用死。比如这一招,你如果总是用这个假动作,还一直只是突破右路从不走左路,那久而久之,对方了解你以后,人家要是直接站在你的右侧堵住你,你就傻眼,当然这一般是见于初学者。所以,如下图,你可以参考AI这个同样动作的左路突破,练习你的左路技术,在比赛中,左右路交替使用,才会让这个无解的假动作发挥出最大威力。

。。最后的总结是,这个进攻套路,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无解,最关键的就是因为这第一个堪称完美的假动作,这个假动作,是所有防守人必会上当的,因为它利用的是人的本能反应。也就是说,你篮球经验越丰富,你反应越敏捷,反倒越可能被晃倒。因为,这个动作瞬间的出现实在是太快,让人根本无暇思索只能惯性的去判断,因为它超过了所有人的正常启动速度,它利用了一些技巧让这个动作最快速的做出来,让防守人紧张和无法思考,所以,无解。

。。而由于过去了第一防守人,之后的防守人都是被动防守,位置都不会太有利,而且,和我们的身高往往不会很对位,于是,小打大,套路和技法太多,一对一的情况,矮个子更灵活更有优势的。所以,无解。

。。下面,我们再来讲解几个扩展用法,来灵活的掌握这个套路:

。。第一个,是AI成名的这个球,VS Jordan

。。很多人在事后大肆炫耀这个球,我一直都很奇怪,其实,即使是喜欢艾弗森,这个球我也不认为有太多可炫耀的地方,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普通的AI入球,而相反的,这个球还体现了乔丹很精湛的防守技术。下面我们就从攻守两方面讲解高手过招:

。。首先,我们需要强调,就是上文提到过,篮球场上,永远是进攻主动,所以,你防不住对方的进球是很正常的,关键是看过程和你有没有失去位置,因为,同样的这个进攻假动作,AI自己防自己,也会被自己晃开的。

。。先来看第一步,从攻击者角度看。AI接球后,到场地正中,很显然,是想突破乔丹立威。先是第一个假动作,把乔丹晃开一步,但是很显然还不够出手的空间,因为AI本身身高就不够,再加上他一般又是半身跳投。在投篮的时候必须找出空当,所以,他又进行第二次晃人,在这一次,乔丹下意识的坠入圈套,更加的向着AI左路偏出,这样一来,就足以突破了。而这个球,AI选择了突破横拉一步后,直接投篮,有惊无险的球进了。

。。这个球精彩之处就在于,AI一共用了2次同样的假动作来布局,最终导致乔丹的防守位置越来越偏向于AI的左路,导致AI变向的阻力越来越小。到最后成功出手命中。

这个球,同样精彩之处其实恰恰在于乔丹的顶级防守。我们也一起来分析一下。

。。首先,可以看到乔丹一开始的站位,说明乔丹很在意这个球。乔丹本身是超低身的蹲式防守动作,并且,左腿向前,左腿加左手的整个左半身整个挡在AI右路,很显然是忌惮艾弗森的突破启动速度,让出AI的左路,请君入瓮。无论从防守姿势和站位,这第一次乔丹都是完美的。而就在AI第一次做假动作的时候,乔丹的左手手臂位置很显然占据了优势,差一点就可以碰到球,只是被AI的右手护球救下来,这也说明了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。而在这次防守之后,乔丹由于被晃开一些,只好被动的第二次站位,而这次仓促的站位,很显然不如之前的位置和动作理想,使得两人完全是正面的面对面了,也正是如此,乔丹第二次再次被晃开后,AI得以突破。但是很显然AI忽略了乔丹的防守能力,乔丹似然确实离远了点,但是在AI出手瞬间,乔丹确实还是有几会封盖的。尤其是相对于下面一个类似的进球,可以显示乔丹的防守功力。

。。而实际上,从这个球,我们可以看出,AI被逼出了极少出现的连续使用两次相同假动作,这第一次之后无疑是因为位置还不够理想所以无法出手。

。。所以,我一直以来很奇怪为什么这个球被大加吹捧,因为最终这场比赛AI输掉了,而且,赛后皮蓬也替乔丹鸣不平,他说乔丹这个时候毕竟已经年龄大了,体力已经差了很多,而且,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进球,也不是关键球,如果年轻时候的乔丹来防守,情况不是也很难说吗?

。。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球:

。。这个球,AI在底角附近作假动作,很显然,这个位置,即使真的突破从底线走也是非常合理的,所以,防守人也很顾忌。最终,这却还是一个假动作,AI最终选择了走中路。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AI过人以后,防守人从背后要断球,AI顺势把球由后搂到体前,躲开断球,这也是好的习惯的养成的功劳,当然,也有实战经验的原因。

。。这个球要注意的是,AI是一个平重心的假动作,所以,震动动作更加明显,,左臂直臂的外拉也很明显。

。。再来看下面这个球:

。。依然是假动作晃开占了最大功劳,但是很显然防守人还能跟上,所以,没法正面上篮,而中锋正在篮圈另一侧,所以,最后的上篮选择的是反手上篮打高处板,这样最难被盖帽。

。。再来看下一个球:

。。这个球也同样是假动作居功至伟,最后的上篮只是一个快速出手的高打板解决中锋就OK了。

。。之后的这些球,就不必要解释了,大同小异,最关键的都是第一步成功的突破。下面这些图片也有些是其他球星的,各位可以参考。而其中有一个是一个高个子球员模仿艾弗森过人的街球镜头,也是有模有样的。

。。最后要来说一下,在这篇文章之后,我又要进入新一轮工作中。所以,可能会像之前那样半年都没时间更新,当然也有可能抽时间一个月更新一次。这里主要是希望各位年轻的朋友千万不要常来等更新耽误学业。

88 comments

  • 很巧很重要的 右脚的前移踏地的一小步的同时 (几乎) 球与地接触

  • 嘿嘿 我也研究过 你好像还有好多要点没写完
    做完向左假动作后 是左脚落地 右脚应该向前迈一小步
    紧接着左脚蹬地, 重心换到右脚 右脚踏地的同时拍球
    再右脚蹬地 向前突破

  • 因为一些原因平时大都自己练习着玩,今天到处都是人,就跟着一起打了,发现一些技术必须要比赛来磨合,否则比赛时候会感觉很慌,可是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我开始习惯性的使用护球了,当时我背身别人,转过身来先用左手(不知道是该说抵着他,还是贴着他,反正没推他),再运球上篮,之后他说我下拐子,可笑的是他这个人自己打球就是硬抗别人,并且手很主动去弄别人。下面是我想问的问题:
    1平时我怕和别人陷入一些像这样的争论中,一直都是把护球练成在身体周围的小范围内,可像那种身体贴着的情况,是没办法避免的。树哥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?
    2树哥对于比赛中的自我保护有什么特别的建议没,
    3树哥冬天时如何装备的?有没有不仅保暖,而且不容易汗湿的,或者可以说是透气的装备?有

  • 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,这几个月恐怕没时间回复评论了,在这里祝各位新年快乐了。

    顺便回复下楼上的朋友,这个地方就是我说的研究录像和研究自己录像对比的重要了。在画面上看是单腿发力的感觉,但是你给自己录像以后,你会发现不同。然后你录制自己的双腿同时移动,观察慢镜头,你会看见,你虽然当时做的是双腿同时,但在视频上你也是一条腿先抬起来的,而且右脚还是先落地的,感觉就好像是右脚自己发力一样。这个,在自习观察自己的录像才能看出来,而且还必须去看慢动作仔细的对比才可以。

  • 不敢苟同,首先我感到很高兴,我也很喜欢小艾,这些视频看了很多遍。直到看了老师发的图片后,发现了一些东西。
    众所周知,所有假动作都以真动作为基础,大家看那个被圈了很多圈的突破,AI在做向左侧顺步突破假动作时,右脚确实发力了,和单脚发力突破所不同的是,AI是跳起以后向右后侧蹬地而不是实打实的蹬,这很重要。老师说是双脚同时向两侧迈,其实仔细看AI的双腿会发现,他的左腿慢慢抬起,在半空的时候,右脚突然发力,不是点地跳起,如果这样的话,重心会有起浮,而我们看到他的重心一直在降,应该是向上收腿再迅速向右后侧蹬地,借着蹬地的力左脚再落地。接着右手右肩顺势左晃。不是同时迈,是右脚先蹬,左脚后迈。
    右脚向上收腿向右后侧蹬地的好处是,它给了我们一个不大不小的力,使左晃的假动作快而自然,但又不至于失去重心,给右切带来困难,因为两脚向两侧同时有移动,两脚距离大,给人晃动幅度很大的感觉,但重心没怎么变。如果单脚发力突破跨这么大的步幅,重心拉回来就没那么快了。
    AI所加的小技巧也许就是右脚的空步吧,解决了步幅与重心的矛盾,但又有足够的力量使假动作更迅速,有力,逼真。

  • 树哥,明天就是新年了,也不可能凌晨上网,就提前说句新年快乐吧!
    有段时间没来发表评论了,还记得我吗?

  • “这个球也同样是假动作居功至伟,最后的上篮只是一个快速出手的高打板解决中锋就OK了。” ———-这句话上面那个图

    “而其中有一个是一个高个子球员模仿艾弗森过人的街球镜头,也是有模有样的。”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这句话下面第四个图

    都是走步啊,老师,从球用手接住上篮开始 左脚-右脚-左脚-起跳 多走一步啊!!!

    我以前一直在这个交叉步之后上篮走步的问题上纠结,因为一般向右侧交叉步上篮 应该是左脚-右脚-起跳 然后左手一个反身挑蓝的 左侧交叉步同理

    可是为什么 无论是科比还是艾弗森 我发现他们做交叉步上篮的时候通常都多走一步呢???

    这个在NBA里不吹走步???

  • 根据您的技术,已经练了差不多两年了,有些成果想分享给大家,怎么分享呢?

  • 对于眼睛看球,不不知道是不是理解错了。我现在瞄准的方法就是眼睛看大臂虚拟直线直插篮筐。肘上垂直延伸1米的直线。投篮举球时大概觉得对准篮筐方向就直接往直线方向移动。在垂直处出手。
    眼睛只看垂直往上的方向,眼睛余光看球直到篮筐。

    这是前些日子的留言。这几天我在尝试左眼为主的瞄准。举球时左眼有意识的往右肩的方向移动。看到代表方向的直线和在此直线垂直向上的直线。
    大概确认下方向就向上出手。
    老师我这样的练习思路方向对不对?

回复 hong 取消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